?

杨晖,副教授,工学博士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联系方式:13621164844
E-mail: yanghui@bucea.edu.cn
长期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,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,发表科研论文近50篇,获授权专利5项,参编教材3本。
主讲过的本科课程
建筑环境学、建筑设备技术、建环专业概论、绿色建筑、工业通风、专业英语、专业法语、冷库技术
主要研究方向
LNG冷能综合利用技术、基于冷冻过程的海水脱盐技术、室内人工环境评价及营造技术、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技术、通风空调制冷技术与设备、建筑节能、工业余废能应用技术、能源规划、能源审计、能源计量等。
教育经历
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:天津大学土木系供热、供燃气、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,本科,获工学学士学位;
1996年9月至1999年3月: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建系,硕士研究生,获工学硕士学位;
2005年9月至2010年7月: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系,博士研究生,获工学博士学位;
2002年7月至2002年11月:法国拉罗谢尔欧洲中心及巴黎佩雷集团,学习法语及工程师教育培训;
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:莫斯科国立建筑大学,访问学者。
工作经历
1992年7月至1996年9月: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,助理工程师;
1999年3月至今:乐虎官方网站,助教、讲师、副教授;
2002年11月至2006年7月:乐虎官方网站中法能源培训中心,技术负责人。
主要科研项目
2019.08-2022.08,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:老年人血栓栓塞类疾病术后居家康复环境研究与综合示范(参加)
2015.01-2018.12,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:LNG冷能用于海水脱盐的应用技术开发研究(主持)
2014.01-2018.12,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项目“LNG冷能综合利用研究”子课题:LNG冷能用于海水淡化的技术研究(主持)
2015.03-2019.08,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:燃气调压器多变量在线安全预警智能分析系统开发与应用(参加)
2014.09-2017.09,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:高效城市污水源热泵利用系统开发与示范(参加)
2014.01-2019.09,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:儿童对典型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暴露及健康效应研究(参加)
2014.01-2019.02,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:带自然冷源的风冷冷水机组研制及系统性能研究(参加)
2014.09-2015.12,北京市发改委课题:北京市能源计量标准体系及操作规范研究(主持)
2012.01-2015.01,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-重点项目: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安全防灾技术研究(参加)
2011.07-2013.07,乐虎官方网站博士基金:地铁空间内火灾烟气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(主持)
2011.01-2013.07,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:北京市地铁空间火灾烟气控制的数值研究(主持)
2010.11-2013.07,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:北京市地铁活塞风对站台空气环境影响的CFD模拟研究(主持)
2007.01-2009.04,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项目:北京市星级宾馆采用热泵回收排水热量的试验研究(主持)
期刊论文
[1]Hui Yang*; Mengxiao Fu; Zhonglai Zhan; Rui Wang; Yuanfei Jian; Study on combined freezing-based desalination processes with microwave treatment: Desalination, 2020, 475: 1-6. (SCI, EI. Q1, IF=6.035)
[2]Yang, Hui*; Zhang, Haoxing; Yao, Yuexin; Dong, BingYan; Effect of average refrigerant temperature on freezing-based combined seawater desalination; Desalination and Water Treatment, 2019, 157: 8-17. (SCI. Q3, IF=1.234)
[3]Hui Yang*; Zhengyang Sun; Zhonglai Zhan; Haoxing Zhang; Yuexin Yao; Effects of watering parameters in a combined seawater desalination process: Desalination, 2018, (425): 77-85. (SCI, EI. Q1, IF=6.035)
[4]Hui Yang*; Zhonglai Zhan; Yuexin Yao; Zhengyang Sun; Influence of gravity-induced brine drainage on seawater ice desalination: Desalination, 2017, (407): 33-40. (SCI, EI. Q1, IF=6.035)
[5]Yang Hui*; Jia Li; Yang Lixin; Numerical analysis of tunnel thermal plume control using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: Fire Safety Journal, 2009, 44: 1067-1077. (SCI, EI. Q2, IF=1.659)
[6]杨晖,张皓兴,董冰艳,孙正阳,王锐,江苑菲.某LNG接收站冷能用作区域供冷系统冷源探讨[J].石油与天然气化工,2019,48(03):39-44+50.
[7]张皓兴,杨晖,董冰艳.冷冻-重力脱盐与反渗透结合的海水淡化分析研究[J].工业水处理,2020,40(01):40-43.
[8]杨晖,董冰艳,张思健.某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疏散仿真研究[J].消防科学与技术,2019,38(03):368-371.
[9]Yang Hui; Kirill Lushin; Determination of buildings sun shields operating parameters for the purpose of dur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: VESTNIK MGSU, Proceedings of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, 2018.09, 1154–1164.
[10]杨晖,姚越欣,李恒松.基于冷冻过程的海水浓缩实验研究[J].水处理技术,2016,42(09):68-72.
[11]杨晖,李恒松,张思健,姚越欣.基于冷冻过程的海水脱盐研究[J].水处理技术,2016,42(07):57-61.
[12]杨晖,李恒松,张思健,曹诚.不同补风形式对某火车站中庭火灾安全的影响[J].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,2015,11(12):52-58.
[13]张思健,杨晖,曹诚,许金星.某火车站中庭不同排烟方式的效果比较[J].暖通空调,2015,45(04):70-72.
[14]刘海静,刘芳,杨晖.带自然冷源的风冷冷水机组应用于数据中心的节能潜力分析[J].建筑节能,2015,43(04):17-20.
[15]许金星,杨晖,刘芳,李恒松.不同一次能源冷热电联供系统及相关分析[J].煤气与热力,2015,35(01):25-31.
[16]李恒松,杨晖,张思健.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在国内发展的几点思考[J].天然气技术与经济,2015,9(01):60-62+80.
[17]张微,王立鑫,赵祎,杨晖,侯书新.大学生公寓内PM2.5暴露水平影响因素分析[J].中国学校卫生,2017,38(07):1063-1065.
[18]杨志鹏,刘芳,杨晖.太阳能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[J].太阳能,2017(05):51-54+44.
[19]张泽,王立鑫,杨晖.大学教室光环境实验研究[J].照明工程学报,2015,26(06):19-21.
[20]刘海静,杨晖,郝学军.持续泄漏下障碍物迎风面燃气体积分数分布[J].煤气与热力,2014,34(02):33-37.
[21] 张思健,杨晖,许金星.某火车站火灾烟气流动及人员疏散安全研究[J].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,2014,30(02):54-59.
[22] 孙可庆,杨晖,李锐.纵向通风下隧道速度场及温度场的模拟研究[J].建筑科学,2011,27(08):82-86.
[23] 杨晖,贾力,黄培雷.列车运动对地铁站台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[J].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,2010,6(02):270-275.
[24] 杨晖,贾力,杨立新.北京地铁4号线隧道火灾烟气控制的CFD模拟[J].建筑科学,2009,25(08):98-104.
[25] 纪格文,郝学军,杨晖.星级宾馆用热泵回收中水及其原水热量的实验研究[J].建筑科学,2009,25(06):43-48.
[26] 杨晖,贾力,杨立新.列车运动对地铁站台空气温度分布动态影响的数值分析[J].北京交通大学学报,2009,33(01):37-40+44.
[27] 杨晖,贾力,杨立新.活塞风对地铁隧道内烟气扩散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[J].中国安全科学学报,2008,18(11):36-40+1.
[28] 杨晖,邹文智,吴其伟,叶雷,李锐,郝学军.北京市某星级宾馆采用热泵回收中水热量的经济性分析[J].建筑科学,2008(04):15-18+43.
会议论文
[1] Yang Hui; Dong Bingyan; Zhang Sijian; Sun Dahui; Kirill Lushin; Research on the maximum fire smoke temperature beneath tunnel ceilings using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: MATEC Web of Conferences 251, 02020 (2018), IPICSE-2018(EI)
[2] Yang Hui; Kirill Lushin; Sustainability of multi-skin facades: MATEC Web of Conferences 251, 03048 (2018), IPICSE-2018(EI)
[3] Sun Dahui; Yang Hui; Xing Yanjun;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ritical Velocity in Obstructed Tunnel: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, 2013 (EI)
[4] Sun Keqing*; Yang Hui; The study of the confinement velocity in the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tunnel fire: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e on Structure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(ICSBM2012),(EI)
[5] Hui Yang*; Li Jia; Lixin Yang; Effect of initial velocity field on smoke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in subway tunnel: 2009 ASME Summer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, 2009(EI)
[6] Hui Yang*; Li Jia; Lixin Yang;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Impact of Both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Train’s Movement on Platform: 2008 ASME Summer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, 2008(EI)
授权专利
[1] 杨晖*; 李恒松; 张思健; 申洪亮; 王保庆; 李雪梅; 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冷能的高脱盐率海水淡化方法及装置(2017-3-8, 发明, ZL 201510309752.0);
[2] 杨晖*; 一种液化天然气冷能综合利用系统(2019-3-29, 实用新型, ZL 2018 2 0990987. X);
[3] 杨晖*; 孙正阳; 张皓兴; 占中来; 基于液化天然气冷能的海水淡化系统(2018-1-9, 实用新型, 201720723529.5);
[4] 杨晖*; 占中来; 张皓兴; 王保庆; 王西超; 卫杰; 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冷能的冷冻-微波-离心复合海水淡化装置(2018-1-23, 实用新型, 201720302425.7);
[5] 杨晖*; 占中来; 姚越欣; 李恒松; 卫杰; 申金林; 李健; 一种基于LNG冷能海水淡化的工艺模拟实验装置(2016-7-29, 实用新型, ZL 201620833032.4)。
教材
[1] 建筑设备工程,机械工业出版社(“十三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,参编)
[2] 建筑设备概论教材,兵器工业出版社(参编)
[3] 汉英数理化词汇手册, 金盾出版社(参编)
学生培养
1. 共培养毕业研究生12人,其中1人获得“2017年度北京市优秀毕业研究生”(姚越欣)、1人获得“2017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”(占中来)、3人获得校级“优秀硕士毕业论文”(孙可庆、孙正阳、张皓兴)、2人获得研究生一等奖学金(许金星、张思。
2. 指导研究生姚越欣、占中来、孙正阳、董冰艳及本科学生获得“乐虎官方网站2016年第八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”二等奖;
3. 指导研究生张思健完成“城乡建设与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项目(2015-2016年)--典型通风条件下隧道火灾烟气流动及温度特性的研究”
4. 指导研究生占中来完成“乐虎官方网站研究生创新培育项目(2016-2017年)--高大空间建筑冬季不同供暖方式下温度分布特性的研究”
5. 指导研究生许金星完成“城乡建设与管理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项目(2014-2015年)”--大型公共建筑防火分区风险参数研究,并获得二等奖
6. 指导研究生孙正阳完成“乐虎官方网站研究生创新培育项目(2017-2018年)--应用LNG冷能的区域供冷系统研究”
7. 指导本科毕业生多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设计(张家祺、陈立德、牟清颖、时凯、唐瑶等)。
社会服务
1. 国家科技专家库、北京市科委科技专家库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科技专家库项目评审专家;
2. 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阅专家;
3. 被多个SCI期刊聘请为审稿人;
4. 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,科研成果“LNG冷能用于海水脱盐的应用技术”获得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2018年科技进步一等奖。